智齿是我们口腔内牙槽骨上的第三颗磨牙,从门牙开始数的话它排行老八。
说到这里,你有没有尝试着去用舌头“数”牙齿呢,你的智齿长出来了吗?
遗传基因的不同对智齿的萌出时间是有影响的;
有的人16岁就长了智齿,而有些小姐姐到了40、50岁才长,这些都很正常。
由于大部分情况下智齿的萌出时间为16~25岁之间,有智慧到来的象征,因此才俗称为“智齿”,此外它还有“阻生齿”“埋伏牙”等名称。
智齿的爱恨情仇
研究发现
智齿在古时候可是“必需品”
很久很久以前,人类的标准牙齿是32颗
但随着人类食物的精细化,慢慢的,颌骨就退化啦
越来越狭窄的空间里
有个被遗忘的角色
智齿的牙胚
没有足够的生长空间
它,变“横”了(heng 四声)
不仅“横”,还有可能让人因为它饱受各种疼痛发炎的困扰
这真是一出爱与痛的好戏啊
如果你的智齿位置很正、又没有发炎疼痛,一般是可以保留的
但是,当智齿处于下列场景中,就要另做打算了
正畸进行中——为了配合正畸治疗。(拔!听医生的!)
清洁难度大——智齿长的太“丑”了,根本刷不到!有时候,它与前一颗牙之间的缝隙还塞东西。(呕...)
蛮横不讲理——横冲直撞、毫无章法,导致前一颗牙要被他顶坏了。(拔拔拔!)
引发神经疼痛症状——偶尔疼一下,吓skr人。(拔拔拔!)
没有对咬牙——某智齿内心OS:没有竞争,一家独大!冲啊!(过度萌生,最后的后果就是影响咬合,还是要再见 )
下面梳理了一些大家对拔智齿常见的疑问,一一来为大家解答。
Q1:我需要拔智齿吗?
A:这个问题没法立即回答。因为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得先检查你的口腔里有没有长智齿,以及智齿生长的位置和方向。即使在口腔里没有看到智齿,也不能心存侥幸,最好拍X光片看智齿是不是埋伏在了颌骨里,然后酌情评估拔智齿的必要性。
Q2:我一点感觉都没有,是不是就不用管了?
A:不能这么理解,有些智齿在对邻牙造成破坏的时候,你是一点感觉都没有的。等到你有感觉,也就是牙疼了,可能邻牙已经被破坏了。那时你需要面对的就变成两件事:一是处理智齿,二是处理被破坏的邻牙。作为医生,我们都希望通过及时的检查,拔除有隐患的智齿,尽量减少你的麻烦。
Q3:拔智齿痛吗?
A:额......其实痛在汝身,亦痛在吾心。所以,如果需要拔除智齿,我们会尽量保证拔除过程无痛,并控制拔除术后的疼痛。术后的疼痛主要跟两方面有关:个体差异及牙齿拔除难易程度。拔智齿是一种创伤性治疗,打个比方,你用尽全力打张医生一拳,张医生可能第二天就上不了班了,但你用尽全力打泰森一拳,泰森可能就是呵呵一下。所以,同样的创伤性治疗,对于不同人,反应是不一样的,你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调整到“满血”状态,吃好睡好,轻松去面对这项治疗,毕竟治疗是为了帮你消除日后更大的麻烦或隐患。
Q4:拔智齿会伤害大脑吗?
A:就个人经验来说,我也曾被拔掉四个智齿,但目前还是跟以前一样冰雪聪明。拔智齿进行的是局部麻醉,麻药经过身体代谢就没有了,是不会对大脑造成损伤的。另外,智齿的神经是齿槽神经的分支,拔除后也不会对大脑的神经系统造成损伤。虽然智齿的名字里有一个“智”字,但这不过是因为智齿的萌出时间正好在人成年之初,它本身与智慧半毛钱关系都没有。
Q5:拔智齿有风险吗?
A:有。但别急,继续看。
首先,麻醉存在一定的风险,但风险很小,拔智齿进行的局部麻醉更是如此。
其次,智齿解剖结构(智齿长成个啥样)会造成一定风险。这个得具体分析了,一般上颌智齿拔除难度较大的话,会有上颌窦损伤的风险。下颌智齿拔除难度较大的话,会有损伤下颌神经的风险。至于几率多大?就我自己十余年行医经验看来,拔除上颌智齿至今未曾造成过上颌窦损伤,拔除下颌智齿造成下颌神经暂时性麻木一例,随访两个月后麻木消失(就是好了的意思)。当然这也可能跟年资尚浅,没见过太多世面有关。
再次,拔智齿可能出现出血及感染的并发症,但不多,并且术前术中术后都有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。
Q6:拔智齿能瘦脸吗?
A:额,还真瘦不了脸。我们的脸型是由颌骨的形状决定的,智齿之于牙槽骨,就好比家具之于房子,你把家具搬出来,房子照理是不会变小的。
Q7:微创拔牙是无痛拔牙吗?
A:拔牙时所说的“微创”不是指用某种设备或工具来实现,而是需要你信任我们,我们从你坐上牙椅那一刻起,就一直用心贯彻的理念。打个比方,如果我要把一件家具从房子里搬出去,我会把家具拆小,像小偷般蹑手蹑脚轻轻搬出去,而不是粗暴地把门砸开,拖出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