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题关键在于:老人的基牙情况不太好,做固定桥不是多合适。从另一个角度讲,老人能够来到这里,也是基于对门诊的初步信任,如果不按老人意愿做,有可能流失,不利于品牌传播;如果按照老人意愿做,一则,牙齿条件不太好,二则,万一后期的效果令老人不满意,也会造成一些麻烦。
做,还是不做?做的话,又该如何沟通和控制风险呢?这个问题在临床接诊中,医生很可能会遇到,请大家先试想一下,每位医生都有自己的方法,本文也给出了一些参考性的建议。
首先我们要清楚以下几个问题:
① 患者的基牙条件怎么样,是不太具备,还是不能做?
② 患者的条件和期望值怎么样?(身体条件、经济条件)
③ 进行固定桥修复后的效果评估。
上文描述的是中重度的牙周病,我们要清楚是个别中重度,还是整体都是这样的,以专业的角度来分析,可能条件不太具备不太理想,我们能不能去修复值得思考,如果修复完之后,他的牙周维护很好,大概愈后的效果是怎样的,医生首先做一个大致的评估。
第二个问题
比如说做种植他的身体三高情况,还有他的经济条件,并不是每个患者都能接受理想的方案,是觉得贵,还是确实消费不了。另外,他的期望修复的效果是怎样的,也就是期望值是不是很高。比如说他期望预计用十几年以上,可能后期还会出现问题,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,这是要考虑的;假如他的期望值没那么高,表示用一天算一天,大不了拔掉镶满口的等等,这也是很常见的事情。
第三个问题
如果效果评估了,我们客观帮他分析一下。比如:“这个牙齿能用多长时间不是取决医生(要让患者清楚我们不是推卸责任),而是取决于你的基牙条件”。“如果说牙周病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,得到系统治疗的基础上,同时,后期你能够做好口腔维护的情况下,应该也没有太大问题。大概能用多少时间也因人而异,有的患者用的时间长,一二十年的都有,有些人三五年,甚至还有一两年的。另一方面你要不要去做,在于你的出发点。”
对于这样一个病例,我们的出发点尤为重要。
如果你的出发点,只是变相让他多花钱,这是跑偏了,可能存在诱导的行为,所谓诱导,就是放大优点回避缺点,后期一旦出问题就很麻烦。我们出发点应该是帮助解决问题,医生无需纠结,实事求是告诉患者,让他自己选择,而不是为了成交去诱导他选择某种方案。
正确引导加客观分析
他的基牙情况怎么样,适合的理想方案是什么,如果做固定桥,它的优点和弊端各有哪些,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又是什么情况,后期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,又该怎样预防等。
如果我们想去操作的情况下,首先要降低患者的期望值,最好降到零,控制好风险,这里送出八个字:胆大心细,留有余地。然后在充分沟通,达成共识的基础上,方可实施操作。
我们把话说在前面,出现问题了也属正常,我们中间如何预防,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又是什么,以及补交差价大概什么样等,写清楚,甚至可以写到病例里边,我们尽可能做到有效沟通,患者都能理解;但是等问题出现了你再去说,患者是难以接受的,这才叫推卸责任。
强调一点:
对于这样的病例,我们要把控好风险,降低患者的期望值,你能把控风险你就做,把控不了不如放弃,根据个人情况而定。这样的案例也比较多,患者是想解决问题,往往在别处解决不了,而你帮他解决了,前提是在充分沟通的情况下,再加上好的服务,患者的忠诚度会很高,这样对品牌的传播也非常有利。
退一步讲,即便后期出现了问题,患者仍然会满意,继续接受其他的方案,关键在于沟通,大家试想一下,是不是这个道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