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医生的成功15%属于专业知识,85%靠的是沟通能力和综合素质,所以,医生接诊是一种艺术而不仅仅是技术,需要医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、扎实的医学知识和卓越的沟通能力。
一、做好病患分类,选择有效且适合病患的医疗方式
1、从经济条件上来分:病人可以分成经济条件好、中、差三类。
2、从病人疾病的程度来分:病人有辗转求医的,久病求医的,随便求医的。
3、从知识素质来分:病原人有素质较高、一般、差。
4、以居住地来分:病人有城市中、医院附近居民、外地几种。
5、以年龄来分:病人有不同年龄段。
二、明晰病人的心理,引导获取正确的病症信息
1、忌医生:有些病症不好意思讲出来。
2、怕医生:不敢说,或者是某些病症紧张之下忘说了。
3、希望被重视:希望医生尽可能多地询问自己的状况,能认真思考自己的病情再开处方。
4、病人最不愿看到医生:
(1)自己的话还没说完,就开始写处方。
(2)同时给几个病人说话,让人不知道哪句话是对自己说的。
(3)不解释处方,治疗的原因。
(4)粗暴地打断病人的话。
(5)听病人陈述病情时表现得极不耐烦。
三、接待病人过程是关键,做到“人生若只如初见”,一切都是美好的
(一)微笑:当导医、护士将病人带入诊室时,医生的微笑能很好地缓和病人的压力。
请病人坐下,填写病历本上的基本项目如性别、年龄、姓名,有时病人不清楚填写上面的地址和电话,由于顾客资料是我们的财富,所以医生应要求病人填写清楚,例如:“哦,你要把这些填准确,现在规定必须要填的”。对于私密性的疾病,如性病,可以不要求病人填写。根据病历上的资料,医生还可以大概判断其文化素质、居家环境,进而推测对方的经济状况。
(二)询问病史:
询问病人有哪些不舒服及患病的时间、院外治疗的情况。复诊的病人要询问他现在的状况。
注意以下情况:
(1)病人很紧张或者陈述很少时,医生应微笑地鼓励他,“别着急,慢慢谈”“再想想,还有其它的不适吗?”
(2)可适当的有针对性地提醒或暗示病人有某方面的症状,这可以为后面的化验、治疗打下伏笔。
例如:喉咙痒不痒?有没有觉得口苦?
(3)一定要询问病人第一次出现症状的时间。如果病人刚刚出现症状就来看病,说明病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非常关注,在药价、化验等方面的承受能力就较强。如果病人拖了很久才来看,一种是经济条件差或者对自己健康不关心,另一种可能就是事业很忙。前者就可要注意药价,而后者就要强调药好疗效也快。
追问病人第一次出现症状的时间,对疾病的分析,疾病发展以及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非常重要。
(4)一定要询问病人在院外治疗的情况。
这可以帮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病人的状况,就医心态。
此外,为提高病人对医生的信任感,医生一定要设计自己说出这样的话:“我看看你上次都做了哪些检查,还有哪些药,有的话你就不做,这样你也少花点钱。”当病人感到医生是站在他的角度为她着想时,她对后面的处方、治疗方案的疑虑就会少很多。询问院外治疗也可提醒我们避免重复用药和无效治疗。